晦日陪颜使君白蘋洲集

· 皎然
南朝分古郡,山水似湘东。 堤月吴风在,湔裾楚客同。 桂寒初结旆,蘋小欲成丛。 时晦佳游促,高歌听未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 白蘋洲: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有白蘋(一种水生植物)的洲渚。
  •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 古郡:古代的郡县。
  • 湘东:地名,指湘江以东地区,这里用以形容山水之美。
  • 堤月:堤岸上的月光。
  • 吴风:指吴地的风俗或文化。
  • 湔裾:洗裙,这里指楚地的一种风俗,可能与洗涤衣物以祈福有关。
  • 楚客:指楚地的游子或客人。
  • 桂寒:指桂树在寒冷中的景象。
  • 结旆:旆(pèi),古代旗帜的一种,结旆指旗帜飘扬。
  • 蘋小:蘋(pín),一种水生植物,蘋小指蘋草尚小。
  • 成丛:聚集成丛。
  • 时晦:时值晦日。
  • 佳游:美好的游玩。
  • :短暂。
  • 高歌:高声歌唱。
  • 听未终:歌声未完。

翻译

在南朝的古郡,山水景色如同湘东一般美丽。 堤岸上的月光下,吴地的风俗依旧,楚地的客人也一同来洗裙祈福。 桂树在寒风中旗帜般飘扬,小小的蘋草开始聚集成丛。 时值晦日,美好的游玩时光总是短暂,高声的歌声还未听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晦日夜晚在白蘋洲的集会景象,通过对南朝古郡山水的描绘,展现了湘东般的美景。诗中“堤月吴风在,湔裾楚客同”一句,既表现了吴地风俗的延续,又描绘了楚地客人的参与,增添了地域文化的色彩。后两句“桂寒初结旆,蘋小欲成丛”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成长。结尾的“时晦佳游促,高歌听未终”则表达了时光匆匆、欢乐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

皎然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