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吴匡山破寺

· 皎然
双峰百战后,真界满尘埃。 蔓草缘空壁,悲风起故台。 野花寒更发,山月暝还来。 何事池中水,东流独不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真界:指寺庙。
  • 蔓草:蔓延的草。
  • :沿着。
  • 空壁:荒废的墙壁。
  • 故台:旧时的台基。
  • :夜晚。
  • 何事:为何。
  • 池中水:这里比喻时光或往事。

翻译

双峰经历了百战之后,寺庙里满是尘埃。 蔓延的草沿着荒废的墙壁生长,悲风吹过旧时的台基。 野花在寒风中依然绽放,山间的月亮在夜晚依旧升起。 为何池中的水,只有它向东流去,一去不复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历经战乱的寺庙的荒凉景象,通过“双峰百战后,真界满尘埃”等句,展现了寺庙的破败与历史的沧桑。诗中“野花寒更发,山月暝还来”表达了自然界的恒常与人事的无常对比,而结尾的“何事池中水,东流独不回”则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往事的不可追。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