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寒食

· 马臻
青阳转节候,杂芳丽原隰。 山中寒食近,啼鴂亦已急。 新冢有人祭,古墓无人泣。 伤心名利骨,瑟瑟土花湿。 石马悲无声,空对东风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阳:指春天。
  • 节候:季节和气候。
  • 杂芳:各种花草。
  • 原隰:原野和低湿之地。
  •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古代有禁火习俗。
  • 啼鴂:杜鹃鸟,此处指杜鹃的叫声。
  • 新冢:新坟。
  • 古墓:古老的坟墓。
  • 名利骨:指追求名利而死的人的遗骨。
  • 瑟瑟:形容轻微的风声,也形容因寒冷而发抖。
  • 土花:指墓地上的苔藓。
  • 石马:墓前的石雕马。

翻译

春天转换了季节的气息,原野上绽放着各种美丽的花草。山中的寒食节将近,杜鹃的啼叫也显得急促。新坟上有人前来祭拜,而古老的墓地却无人哭泣。那些为了名利而死的人的遗骨,在微风中瑟瑟发抖,墓地上的苔藓湿润。墓前的石马悲哀地无声,孤独地面对着东风站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山中寒食节的景象,通过新旧坟墓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思和对名利追求的反思。诗中“新冢有人祭,古墓无人泣”一句,深刻揭示了人们对死亡的不同态度,以及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逝者的记忆逐渐淡漠。结尾的“石马悲无声,空对东风立”则以象征手法,抒发了对逝去辉煌的哀悼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马臻

元人,字志道,号虚中,钱塘(今属浙江)人。少慕陶弘景之为人,著道士服,隐居西湖之滨。工画花鸟山水。善诗,多豪逸俊迈之气。有《霞外诗集》。 ► 1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