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联句同王继学赋

雕笼居啄桃,袨服仪采绿。 南荒孕灵质,西颢发丽曲。 颈绶红萦丝,喙棘赪屈玉。 蓄慧婉含章,襮彩粲成缛。 能言贯珠舌,善舞凌云躅。 金眸肖韝隼,珍畜异巢鹄。 层塔宝舍利,深杯注醽醁。 流丹曙林度,堕翠春洲浴。 石镜影毰毸,铜梁步陆续。 题赋吾岂能,入贡尔应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袨服:华丽的服饰。
  • 西颢:西方的天空。
  • 喙棘:鸟嘴上的刺。
  • 赪屈玉:红色弯曲如玉。
  • 蓄慧:蕴藏智慧。
  • 襮彩:显露的色彩。
  • 贯珠舌:形容舌头灵活,能言善辩。
  • 凌云躅:高飞踏云的足迹。
  • 韝隼:猎鹰。
  • 舍利:佛教中指高僧的遗骨。
  • 醽醁:美酒。
  • 毰毸:羽毛蓬松的样子。
  • 陆续:连续不断。

翻译

在精美的笼子里,鹦鹉啄食着桃子,身着华丽的绿衣。 它来自南方的荒野,孕育着灵动的身姿,在西方的天空中展翅高歌。 它的颈上系着红丝带,嘴上的刺红如弯曲的玉。 它蕴藏着智慧,显露出绚烂的色彩。 它的舌头如贯珠般灵活,善于舞动,高飞踏云。 它的金眸如同猎鹰,是珍稀的异类,不同于普通的鹄鸟。 它如同宝塔中的舍利,深杯中的美酒。 它的羽毛如流丹般在曙光中闪耀,如翠羽在春洲中沐浴。 它的影子在石镜中显得羽毛蓬松,步履在铜梁上连续不断。 关于它的题赋,我岂能胜任,但它应被记录在入贡的名录中。

赏析

这首作品以鹦鹉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鹦鹉的美丽与灵动。诗中运用了许多华丽的词汇和比喻,如“袨服仪采绿”、“喙棘赪屈玉”等,形象地描绘了鹦鹉的外貌特征。同时,通过“蓄慧婉含章”、“能言贯珠舌”等句,表达了鹦鹉的智慧和能言善辩的特点。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鹦鹉的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灵的赞美之情。

马祖常

马祖常

元光州人,先祖为汪古部人,字伯庸。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劾奏丞相铁木迭儿十罪,帝黜罢之。累拜御史中丞,持宪务存大体。终枢密副使。卒谥文贞。文章宏赡精核,以秦汉为法,自成一家言。诗圆密清丽。尝预修《英宗实录》。有《石田文集》。 ► 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