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歌效长吉体

贺兰山下河西地,女郎十八梳高髻。 茜根染衣光如霞,却召瞿昙作夫婿。 紫驼载锦凉州西,换得黄金铸马蹄。 沙羊冰脂蜜脾白,个中饮酒声澌澌。
拼音

所属合集

#银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茜根(qiàn gēn):茜草的根,可作红色染料。
  • 瞿昙(qú tán):古代对僧人的称呼,这里指女郎的丈夫是僧人。
  • 紫驼:紫色的骆驼,这里指珍贵的货物。
  • 铸马蹄:指用黄金铸造的马蹄形物品,象征财富。
  • 沙羊:一种生活在沙漠地区的羊。
  • 冰脂:形容沙羊肉质细嫩如冰脂。
  • 蜜脾:蜜蜂的脾,这里指蜂蜜。
  • 澌澌(sī sī):形容水声,这里指饮酒声。

翻译

在贺兰山脚下的河西地区,十八岁的女郎梳着高高的发髻。 她用茜草根染制的衣服光彩夺目,如同朝霞,她竟然招来了一位僧人作为自己的夫婿。 紫色的骆驼载着锦缎从凉州以西归来,换来的黄金被铸造成了马蹄形状的财富。 沙羊肉质细嫩如冰脂,蜂蜜洁白如玉,在这样的美食中,人们饮酒声声清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贺兰山下河西地区的独特风情。诗中,“女郎十八梳高髻”展现了当地女性的美丽与风情,“茜根染衣光如霞”则进一步以鲜艳的色彩渲染了她们的服饰之美。后文通过“紫驼载锦”、“黄金铸马蹄”等意象,展现了当地的富饶与繁华。结尾的“沙羊冰脂蜜脾白,个中饮酒声澌澌”则描绘了一幅美食与美酒共赏的欢乐场景,体现了当地生活的惬意与满足。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鲜明,充满了对河西地区风土人情的热爱与赞美。

马祖常

马祖常

元光州人,先祖为汪古部人,字伯庸。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劾奏丞相铁木迭儿十罪,帝黜罢之。累拜御史中丞,持宪务存大体。终枢密副使。卒谥文贞。文章宏赡精核,以秦汉为法,自成一家言。诗圆密清丽。尝预修《英宗实录》。有《石田文集》。 ► 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