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枉尺直寻

· 陈普
计利无非患得心,谁能枉己直于人。 既甘隐忍无羞恶,气馁如何更复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枉尺直寻:比喻以小失大,以短获利。枉,弯曲;直,伸直;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 计利:计算利益。
  • 患得心:担心得不到的心理。
  • 枉己:委屈自己。
  • 直于人:正直地对待他人。
  • 隐忍:忍耐而不发泄。
  • 羞恶:羞耻和厌恶。
  • 气馁:失去勇气和信心。
  • 复伸:重新振作。

翻译

计算利益总是出于担心得不到的心理,但谁能委屈自己而正直地对待他人呢?既然已经甘心忍耐而不感到羞耻和厌恶,那么失去勇气和信心后,又如何能够重新振作起来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枉尺直寻”的比喻,深刻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利益时可能采取的短视行为。诗中强调了正直与忍耐的重要性,同时警示人们,一旦失去了羞耻感和厌恶感,就很难再找回勇气和信心。诗人以此告诫读者,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应坚守原则,不可因小失大,更不可失去做人的底线。

陈普

陈普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 766篇诗文

陈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