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萧仲坚所书汴梁节妇事

汴水流浊黄,美人如冰清。 案无伯鸾夫,裤无赵氏婴。 姑老扶上床,夜寒机杼鸣。 停梭独太息,莫把鸳鸯织。 织成孤飞雁,离群不再匹。 河东柳家儿,抉眼去其夫。 愚者生不谐,直者死不渝。 太师汉复周,相国秦又楚。 嗟哉二丈夫,愧此一嫠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伯鸾:古代传说中的贤人,此处指贤夫。
  • 赵氏婴:指赵氏孤儿,此处指贤子。
  • 机杼:织布机。
  • 太息:深深地叹息。
  • 鸳鸯:比喻夫妻。
  • 抉眼:挖出眼睛,指极端的行为。
  • 生不谐:生活不和谐。
  • 死不渝:至死不改变。
  • 太师:古代官职,此处指权臣。
  • 相国: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
  • 嫠女:寡妇。

翻译

汴河的水流浑浊发黄,但那美人却如冰一般清澈。她案前没有贤夫伯鸾,裤下没有贤子赵氏婴。婆婆年老,她扶上床,夜深人静时,织布机的声音在寒冷中响起。她停下梭子,独自深深叹息,不愿再织鸳鸯图案,因为那只会让她更加孤单。她织出的只有孤雁,离群的雁不再有伴侣。河东的柳家儿子,为了某种极端的理由挖出了自己的眼睛,离开了他的妻子。愚蠢的人生活不和谐,正直的人至死不改变。太师在汉朝复位,相国在秦朝又投靠了楚国。唉,这两个丈夫,真是愧对这位寡妇。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汴河的浑浊与美人的清白,以及美人的孤独生活与两位历史人物的变迁,展现了坚守贞洁与道德的寡妇形象。诗中,“美人如冰清”一句,既描绘了美人的高洁品质,也暗示了她的孤独与凄凉。后文通过对比,突出了美人的坚守与两位丈夫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坚守道德与贞洁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变迁中人物命运的感慨。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