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 陈普
东山纪律久无闻,钲鼓才鸣玉匣尘。 牧野再逢诸葛亮,两阶重见祭将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山:指东晋时期的谢安,他曾在东山隐居,后复出辅佐晋室,此处借指谢安。
  • 纪律:指军队的规章制度和秩序。
  • 钲鼓:古代军中乐器,钲(zhēng)为铜制,鼓为皮制,用以指挥军队进退。
  • 玉匣:指装有兵器的匣子,比喻兵器久未使用,已积满尘埃。
  • 牧野: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新乡市,周武王在此地大败商纣王,史称“牧野之战”。
  •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智谋和忠诚著称。
  • 两阶:指朝廷的台阶,此处借指朝廷。
  • 祭将军:指祭祀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

翻译

东晋谢安的军纪已久无闻,钲鼓刚一响起,玉匣中的兵器已积满尘埃。 再次在牧野之地见到如诸葛亮般的智者,朝廷重又祭祀那些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人物和辉煌历史的怀念。诗中“东山纪律久无闻”一句,既是对谢安时代军纪严明的怀念,也是对当时社会秩序混乱的隐忧。“牧野再逢诸葛亮”则借用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寓意希望有智者能再次出现,引领国家走向复兴。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陈普

陈普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 766篇诗文

陈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