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孟轲:即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 董子:指董仲舒,西汉儒家学者,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 道义两言:指董仲舒提出的“道”和“义”两个概念,强调道德和正义的重要性。
- 性善七篇:指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 落落:形容孤高,不随流俗。
- 千秋:千年,形容时间长久。
- 知音:了解自己,能赏识自己的人。
翻译
孟轲去世后,只有董仲舒继承了他的思想,他提出的道义两言影响了古今。孟子的性善论虽然高洁不群,但千百年来却未遇到一个真正的知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孟子和董仲舒的敬仰,同时也抒发了对孟子性善论未能得到广泛理解的遗憾。诗中,“孟轲死后惟董子”一句,既肯定了董仲舒在儒家思想传承中的重要地位,也暗示了孟子思想的深远影响。“性善七篇何落落,千秋不遇一知音”则进一步以孟子的性善论为例,表达了对伟大思想家孤独命运的同情,以及对时代不能充分理解其价值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古代圣贤的怀念和对真理追求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