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亲媚:亲近而谄媚。
- 张汤:西汉时期著名酷吏,以严刑峻法著称。
- 谒居:谒,拜见;居,居住。这里指亲近张汤如同拜访居住一样。
- 阿谀:奉承,讨好。
- 天子:皇帝。
- 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以辞赋著称。
- 公孙子:指公孙弘,西汉时期的儒学大师。
- 不坠:不丧失,不落下。
- 遗经:指儒家经典。
- 仲舒:董仲舒,西汉时期的儒学大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翻译
亲近张汤如同拜访居住一样,奉承天子超过了司马相如。 汉代的儒者个个都像公孙弘一样,不丧失儒家经典,如同董仲舒一般。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张汤、司马相如、公孙弘和董仲舒等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汉代儒者的评价。诗中,“亲媚张汤似谒居”描绘了一种谄媚的态度,而“阿谀天子过相如”则进一步指出这种奉承超过了以辞赋著称的司马相如。后两句“汉儒个个公孙子,不坠遗经一仲舒”则赞扬了汉代儒者坚守儒家经典,如同公孙弘和董仲舒一样,不丧失儒学传统。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类比,展现了作者对汉代儒学的尊重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