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放虎山林:比喻放纵恶人,使其得以自由行动,可能带来危害。
- 蛟龙云雨:比喻英雄或重要人物的兴起,如同蛟龙在云雨中显现。
- 士元:指诸葛亮,字士元。
- 骥足:比喻有才能的人,这里指诸葛亮的才能。
- 腾踏:比喻才能得到施展,事业有成。
- 盍:何不。
- 刘琮:三国时期蜀汉的刘璋之子,后投降曹操。
翻译
放虎归山林的计划已经失策,蛟龙在云雨中显现的意图仍然迟疑。诸葛亮的才能思量着如何腾飞,为何不在刘琮不告之时行动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放虎山林”和“蛟龙云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未能及时行动的遗憾。诗中提到诸葛亮(士元)的才能(骥足),暗示了他有能力改变局势,但却未能抓住时机。最后一句“盍在刘琮不告时”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反映了作者对历史转折点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人物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英雄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