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酒

· 陈普
五谷之中有淫液,尧舜未尝得涓滴。 刚柔张弛理或容,两间缘此生仪狄。 初如滥觞出岷山,中作江汉横人间。 沃焦苏枯亦宜有,滔天襄陵苦不难。 几人捐躯乞鲛鳄,几家荡析无城郭。 古今鱼鳖剧永嘉,至今无人非毕卓。 圣人哲士谋虑长,金城铁壁为堤防。 尊崇流水尚泛溢,黜降登跻毋升堂。 森严监史如霜雪,无算无量无踰节。 僛僛傞傞未尝有,山立佳人冰玉洁。 柰何世降波澜狂,周公不作卫武亡。 汉家石杠耗海内,唐殿金龙跨远方。 上下因循为日用,胜理肠胃成膏肓。 病民害物拂后土,愁天怒地干阴阳。 圣君宵衣急民瘼,一照万方同忭跃。 救荒令典固当尔,此事更有加商略。 东西晋武覆辙新,李白杜甫皆沉身。 夏后以前皆圣世,岂无贵客与鬼神。 四维不张既非美,人而无礼不如死。 阮籍罪当投四裔,山简接䍦尤乱纪。 江东命脉王茂弘,荆州父母陶士行。 更乞十年禁酺蜡,书生鼓腹老太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淫液:指酒。
  • 滥觞:原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比喻事物的起源、开始。
  • 沃焦苏枯:形容酒的威力大,能使焦土复苏。
  • 滔天襄陵:形容水势浩大,比喻酒的影响力大。
  • 永嘉:指永嘉之乱,比喻因酒而起的混乱。
  • 毕卓:人名,此处指因酒而受害的人。
  • 金城铁壁:比喻坚固的防御措施。
  • 僛僛傞傞:形容醉酒的样子。
  • 山立佳人:比喻高洁的人。
  • 石杠:指汉代的酒器。
  • 胜理肠胃:指过度饮酒伤害身体。
  • 宵衣:指天未全明就穿衣起身,形容勤于政事。
  • 忭跃:欢欣鼓舞。
  • 四裔:四方边远之地。
  • 接䍦:古代的一种头巾。
  • 王茂弘:人名,东晋时期的政治家。
  • 陶士行:人名,东晋时期的政治家。
  • 酺蜡:古代的酒宴。

翻译

在五谷之中,酒是一种淫邪的液体,连尧舜这样的圣君也未曾沾染一滴。刚柔相济的道理或许可以容纳它,但因为酒,世间产生了仪狄这样的酿酒者。起初它像岷山发源的江河,后来变成了横贯人间的江汉。它的威力大到能使焦土复苏,影响力大到能引起滔天洪水。多少人因为酒而丧命,多少家庭因为酒而破碎。自古以来,因酒而起的混乱如同永嘉之乱,至今无人不是受害者。圣人和哲人的谋略长远,他们建造金城铁壁来防范酒的危害。他们尊崇流水,却贬低酒,不让它升上堂来。监史森严如霜雪,对酒的量和节制都严格控制。醉酒的样子未曾有过,高洁的人如冰玉般纯洁。但为何世风日下,波澜狂起,周公不再,卫武已亡。汉家的酒器耗尽了海内的财富,唐殿的金龙跨越了远方。因循守旧成了日常,过度饮酒伤害了身体。酒对民众有害,对物质有损,触怒了天地。圣君勤于政事,急于解决民众的疾苦,他的光照耀万方,使人们欢欣鼓舞。救荒的法令固然应当如此,但此事更需要深思熟虑。东西晋武的覆辙是新的教训,李白杜甫都因酒而死。夏朝以前都是圣世,难道没有贵客和鬼神吗?四维不张不是美事,人若无礼不如死去。阮籍的罪应当被流放到四方边远之地,山简接䍦更是乱了纪纲。江东的命脉掌握在王茂弘手中,荆州的父母官是陶士行。再乞求十年禁止酒宴,书生们可以鼓腹而老于太平之世。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批判了酒的危害,通过历史典故和比喻手法,描绘了酒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破坏力。诗中不仅表达了对酒的厌恶,也提出了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圣君治国的期望。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诗人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批判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道德和政治的深刻思考。

陈普

陈普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 766篇诗文

陈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