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试笔次张泉民读书庄杂兴八首

道在宁谋食,时清不虑贫。 弟兄三俊彦,天地一閒人。 揽镜菱花晓,开尊竹叶春。 文成五色锦,采采濯芳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 试笔:指在新年之际尝试书写,表达新年的愿望或心情。
  • 张泉民: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道。
  • 读书庄:指读书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安静的庄园或书房。
  • 杂兴:即杂感,指随感而发的诗作。
  • 道在宁谋食:道,指人生的方向或理想;宁,宁愿;谋食,谋求生计。
  • 三俊彦:指三个才华横溢的人,这里可能指诗人的兄弟。
  • 一閒人:閒,同“闲”,指一个闲适自在的人。
  • 揽镜:拿起镜子,这里指照镜子。
  • 菱花:指镜子上雕刻的菱形花纹,代指镜子。
  • 开尊:打开酒器,准备饮酒。
  • 竹叶春:一种酒名,因酒色如竹叶而得名。
  • 文成五色锦:形容文章写得色彩斑斓,如同五彩的锦缎。
  • 采采濯芳津:采采,形容色彩鲜艳;濯,洗涤;芳津,芳香的泉水,这里比喻文章清新脱俗。

翻译

在新年的第一天尝试书写,我写下了对张泉民读书庄的八首杂感。 我宁愿追求人生的理想,也不愿仅仅为了生计而活。 时局清明,我不必担忧贫穷。 我的兄弟们都是才华横溢的人,而我是天地间一个自在的闲人。 清晨照镜子,镜中的我映着菱花的光辉; 春天里,打开酒器,品尝那如竹叶般翠绿的春酒。 我的文章如同五彩的锦缎,色彩斑斓,清新脱俗,如同在芳香的泉水中洗涤过一般。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美好愿望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道在宁谋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追求的坚持,“时清不虑贫”则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乐观态度。诗人与兄弟们的才华横溢形成鲜明对比,自比为“天地一閒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后两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享受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陶宗仪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