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 陈普
吴质车中载甲兵,辛毗颈上一毛轻。 孔明才略何堪算,十倍曹丕是宪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质: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家,此处指其被曹丕用作车中甲兵的典故。
  • 辛毗:三国时期魏国的谋士,此处指其颈上的一毛被曹丕轻视的典故。
  • 孔明:即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以智谋著称。
  • 曹丕: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曹操之子。
  • 宪英:指宪政英才,此处用来比喻诸葛亮的才略。

翻译

吴质的车中载满了甲兵,辛毗颈上的一根毛发却被曹丕轻视。 诸葛亮的才略何等深远,他的智谋是曹丕的十倍,堪称真正的宪政英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吴质、辛毗与诸葛亮的境遇,突出了诸葛亮的非凡才略。诗中“吴质车中载甲兵”与“辛毗颈上一毛轻”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虽有武力却未得重用,后者虽有智谋却遭轻视,而诸葛亮则以其卓越的智谋超越了曹丕,成为真正的宪政英才。这不仅是对诸葛亮个人才智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智谋与武力在历史中作用的深刻思考。

陈普

陈普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 766篇诗文

陈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