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 陈普
生子曾知置齐鲁,自身却爱受何罗。 六鳌不戴林光瑟,覆辙相寻似火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鳌(liù áo):神话中的六只巨鳌,传说能戴山而行。
  • 林光瑟:指林光宫,汉武帝的宫殿,瑟指其音乐。
  • 覆辙:翻车的轨迹,比喻前人的失败。
  • 火蛾:比喻不顾危险,自取灭亡的人。

翻译

生下儿子时,曾希望他能像齐鲁之地的贤人一样;而自己却喜欢接受何罗的命运。 六只巨鳌不再戴山而行,林光宫的音乐也不再响起;人们却不断地重蹈覆辙,就像飞蛾扑火一样自取灭亡。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生子”与“自身”的期望与现实,表达了对人生选择和命运的深刻反思。诗中“六鳌不戴林光瑟”一句,借用神话意象,暗示了时代的变迁与衰落。末句“覆辙相寻似火蛾”则以生动的比喻,警示人们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辙,要有自我警醒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警示意义。

陈普

陈普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 766篇诗文

陈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