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薰风从南来阁试

熙朝长化日,昼漏午沉沉。 铜羽光吹动,花阶燠气侵。 奇峰飞近关,霁霭散高林。 解愠朱明职,阜财圣主心。 有臣迟退食,与众共披襟。 自奏虞弦后,薰和尽古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熙朝:繁荣的时代。
  • 长化日:长时间的光明和温暖。
  • 昼漏:古代计时器,此处指时间。
  • 铜羽:古代的一种风向标,形似羽毛。
  • 燠气:温暖之气。
  • 奇峰:指远处的山峰。
  • 霁霭:雨后天晴的薄雾。
  • 解愠:消除烦恼。
  • 朱明:指太阳。
  • 阜财:增加财富。
  • 退食:指官员退朝后用餐。
  • 披襟:敞开衣襟,比喻心情舒畅。
  • 虞弦:古代的一种弦乐器,此处指音乐。
  • 薰和:温和的香气。

翻译

在繁荣的时代,长时间的光明和温暖中,时间缓缓流逝。铜制的风向标随着风轻轻摆动,花坛上的温暖气息逐渐弥漫。远处的山峰似乎飞近了关口,雨后的薄雾散布在高高的树林间。太阳履行着消除烦恼的职责,圣明的君主心中想着增加民众的财富。有臣子推迟了用餐,与众人一同敞开衣襟,心情舒畅。自从演奏了虞弦之后,温和的香气弥漫古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繁荣时代的宁静午后,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温暖和谐的氛围。诗中“铜羽光吹动,花阶燠气侵”等句,巧妙地运用自然元素,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和谐。后文通过“解愠朱明职,阜财圣主心”等句,表达了对圣明君主的赞美和对社会繁荣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