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旧西山下有门头村多精蓝

探春犹记出青门,先问门头第几村。 近水只观娥散影,匝堤唯见酒淋痕。 花时乞假朝参少,醉后联鞭笑语温。 是日把杯人已往,雏莺新柳也伤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门:指京城的城门。
  • 门头村:地名,位于北京西郊。
  • 精蓝:指精美的房屋或寺庙。
  • 娥散影:指水中美女的倒影。
  • 匝堤:环绕堤岸。
  • 酒淋痕:指酒杯倾倒留下的痕迹。
  • 朝参:指上朝参拜。
  • 雏莺:小黄莺。

翻译

还记得春天时,我走出京城的城门,首先询问门头村的位置。靠近水边,只能看到水中美女的倒影,环绕堤岸,只能看到酒杯倾倒留下的痕迹。那时我请假不上朝,早晨参拜的次数少了,醉酒后我们骑马并行,笑声和话语都充满了温暖。那天举杯共饮的人已经离去,小黄莺和新长出的柳枝也让人感到伤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出游的情景,通过对门头村的询问、水边的美景、酒后的欢声笑语以及离别后的伤感,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之情的感慨。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娥散影”、“酒淋痕”等,营造出一种既美好又感伤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