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授司功副郎

舍锻来为吏,嵇康也未慵。 带犹悬素銙,衔得比青松。 案牍心先碎,疏题手自封。 何年桂神武,买断紫芝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舍锻:放弃打铁。
  • 嵇康: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家、音乐家,也是著名的隐士。
  • :懒惰。
  • 素銙:古代官员腰带上悬挂的装饰品,用以表示官职等级。
  • 案牍:公文案卷,指官府的文书工作。
  • 疏题:题写公文的标题。
  • 买断:完全拥有。
  • 紫芝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隐居之地。

翻译

放弃了打铁的生活来当官,即使是像嵇康这样的隐士也未必会懒惰。腰带上还挂着白色的官职标志,我的职位已经可以与青松相比。处理公文的工作让我心力交瘁,亲手封好每一封公文的标题。不知何时才能像神武一样,完全拥有那传说中的紫芝峰,隐居起来。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袁宏道对于官场生活的疲惫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舍锻来为吏”表明了作者从平民生活转变为官吏的现实,而“嵇康也未慵”则暗示了即使是像嵇康这样的隐士,面对官场也可能不会懒惰,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无奈接受。后两句通过对“案牍”和“疏题”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官场的繁琐和压力。最后,“何年桂神武,买断紫芝峰”则强烈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士人在官场与隐逸之间的矛盾心理。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