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道中次雨泉使君韵

于役戒晨征,春入湘西路。 方停永丰节,忽返黄茆驭。 道有荷薪者,相惊问何故。 岂急苍生病,岂勤紫芝晤。 使君自有真,劳劳非所悟。 语终忽我辞,飘飘若鸿翥。 因之念故人,伐木鸟声数。 感慨思其言,似知出与处。 回首欲叩之,夜雨鸣空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于役:从事劳役。
  • 晨征:清晨出发。
  • 永丰节:永丰的节日或庆典。
  • 黄茆驭:黄茆,一种草本植物;驭,驾驭,这里指乘坐。
  • 荷薪者:背柴的人。
  • 苍生:百姓。
  • 紫芝晤:紫芝,一种珍贵的菌类,象征高贵;晤,会面。
  • 使君:对官员的尊称。
  • 飘飘若鸿翥:飘飘,轻盈的样子;鸿翥,大雁飞翔。
  • 伐木鸟声数:伐木时鸟的叫声。
  • 出与处:出仕与隐居。

翻译

清晨出发去劳作,春天进入了湘西的道路。 刚刚停下永丰的庆典,忽然又乘着黄茆草车返回。 路上遇到背柴的人,他们惊讶地互相询问原因。 难道是为了急迫地解救百姓的疾苦,难道是为了频繁地与高贵之人会面? 使君自有他的真实意图,这些劳苦并非我所理解。 说完后他忽然离开,轻盈如大雁飞翔。 因此我想起了故人,伐木时鸟儿的叫声不断。 感慨地思考他的话,似乎知道出仕与隐居的道理。 回头想要再次询问他,夜雨却在空树中鸣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出发劳作,途中遇到背柴人的情景,通过对话展现了诗人对于使君行为的疑惑与不解。诗中“飘飘若鸿翥”形容使君离去时的轻盈,与“夜雨鸣空树”形成对比,增添了诗意的深远与凄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出仕与隐居的深刻思考。

陈一松

陈一松,字宗岩。海阳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一五四七)进士,选庶吉士。除兵部主事,迁湖广佥事,历官至工部侍郎。有《玉简山堂集》。清光绪《海阳县志》卷三七有传。 ► 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