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仲春余归自岭右暂憩乡园读杜工部秦州杂咏怅然感怀因次其韵

南武城犹昨,西归路未难。 谁能将桂管,一为度桑乾。 赤羽摩云近,楼船耀日寒。 但令怀报主,端合早登坛。
拼音

所属合集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丁亥: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具体对应公历哪一年需要根据上下文推算。
  •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 岭右:指岭南地区,即今广东一带。
  • 杜工部:指唐代诗人杜甫,因其曾任工部员外郎,故称。
  • 秦州杂咏:杜甫的一组诗,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忠诚。
  • 次其韵:按照杜甫诗的韵脚作诗,即和诗。
  • 南武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南方某座城池。
  • 西归:指回到西边的家乡。
  • 桂管:指广西一带,因广西古称桂州。
  • 桑乾:河流名,即今桑干河,流经河北、山西等地。
  • 赤羽:指军旗,因军旗常用红色羽毛装饰。
  • 摩云: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楼船:古代大型战船。
  • 耀日寒:形容战船在阳光下闪耀,显得冷峻。
  • 报主:指报效君主。
  • 登坛:指被任命为将领,登上将坛。

翻译

在丁亥年的仲春时节,我从岭南归来,暂时停留在故乡。读到杜甫的《秦州杂咏》,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于是按照杜甫的韵脚写下了这首诗。

南方的武城依旧如昨日,而我西归的路途并不艰难。我渴望能够率领桂管的军队,一路北上,渡过桑乾河。军旗高高飘扬,仿佛要触摸到云端,战船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峻的光芒。只要我怀有报效君主的决心,就应当早日被任命为将领,登上将坛。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军事生涯的向往。诗中,“南武城犹昨”一句,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又暗含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而“西归路未难”则显示了诗人对未来道路的乐观态度。后两句通过对军旗和战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军事生活的憧憬和对报效国家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陈邦彦

陈邦彦

明广东顺德人,字令斌。为诸生,意气豪迈。福王时,诣阙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键读而伟之。既即位,授监纪推官。未任,举于乡。以苏观生荐,改职方主事,监广西狼兵,授赣州。至岭,闻隆武帝败,乃止。西行谒桂王,擢兵科给事中。旋闻桂王兵败,避居山中。清兵破广州,观生死。邦彦乃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与诸生朱学熙据城固守。城破被执,不食五日,被害。永历谥忠悯,赠兵部尚书。 ► 2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