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湛文简公书院兼怀如珩亲家
江门振绝学,文简绍微言。
风范师百世,遗泽在都门。
后进欣所托,俎豆久弥敦。
繄昔明盛日,儒耆侍天阍。
公馀迪来者,讲席至今存。
仰止访遗迹,披寻遍丘樊。
矧兹京国游,彷佛觌槃墩。
行迈愧弱植,何当嗣渊源。
徘徊读书处,南望忆闻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门:地名,今广东省江门市。
- 文简:指文简公,即湛若水,明代著名学者。
- 微言:精微的言辞,指深奥的学问。
- 风范:风度和规范,指人的行为举止和道德标准。
- 百世:很多代,形容时间长久。
- 遗泽:遗留下来的恩泽或影响。
- 都门:京城的城门,代指京城。
- 后进:后来的学者或学生。
-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这里指学术传承。
- 弥敦:更加深厚。
- 繄:语气词,无实义。
- 儒耆:儒学的老者,指有学问的老人。
- 天阍:天宫的门,比喻朝廷。
- 迪:引导,启迪。
- 讲席:讲学的地方。
- 仰止:仰慕而止步,表示对某人的极高敬意。
- 丘樊:山丘和篱笆,泛指偏僻的地方。
- 矧:况且。
- 京国:京城,指北京。
- 彷佛:仿佛,似乎。
- 觌:看见。
- 槃墩:古代的一种坐具,这里可能指书院中的座位。
- 行迈:行走,这里指游历。
- 弱植:软弱的植物,比喻自己的学问尚浅。
- 嗣:继承。
- 渊源:深远的源头,指学问的深厚基础。
- 闻孙:指有学问的后代。
翻译
江门之地振兴了绝世的学问,文简公继承了深奥的言辞。他的风度和规范影响了百世,遗留下来的恩泽在京城依然可见。后来的学者和学生欣然接受他的托付,学术传承久远而深厚。在明朝盛世之时,儒学的老者侍奉于朝廷。公余时间他启迪后来的学者,讲学的地方至今犹存。我仰慕他的遗迹,遍寻山丘和篱笆。况且在京城的游历中,仿佛看见了书院中的座位。我游历时感到自己的学问尚浅,不知如何继承这深厚的学问源头。在徘徊于读书之处,南望之时,我想起了有学问的后代。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明代学者湛若水的深切怀念和对他的学问传承的敬仰。诗中,“江门振绝学,文简绍微言”展现了湛若水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通过“风范师百世,遗泽在都门”等句,诗人强调了湛若水的道德风范和学术遗产对后世的持久影响。诗末的“徘徊读书处,南望忆闻孙”则流露出诗人对湛若水学问的向往和对后继者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先贤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