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元诚拊髀思颇牧之作

汉主忧匈奴,每饭意钜鹿。 冯郎垂白首,犹能语推毂。 不知今魏尚,宁问古颇牧。 文吏操法绳,而无宽大目。 漫有拊髀思,谁削功首牍。 千载听其言,壮士多颦蹙。 当日共花砖,此语曾追录。 何当阃外事,长寄书生腹。 喜峰动胡尘,盈庭方肉朒。 内虚邦政堂,外少登坛宿。 忽见金与刘,慷慨螭阶伏。 人目二痴儒,帝命无更仆。 金子监内军,君实司戎轴。 一军惊韩信,二快闻鲁肃。 遂携忠愤麾,往当遵永镞。 一朝酬主恩,四海环相哭。 是时我山居,遥传罢朝粥。 未获信陵车,空念蒲胥辐。 岂忘开路心,永念金台筑。 嗟君发轫初,矢志在沟渎。 何必据鞍人,此意千秋独。 男儿愧手中,安能死岩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拊髀(fǔ bì):拍大腿,表示激动或愤怒。
  • 钜鹿:古代地名,今河北省巨鹿县一带。
  • 冯郎:指冯唐,汉代人,曾因年老而被贬。
  • 推毂(tuī gǔ):推动车轮,比喻推荐人才。
  • 魏尚:汉代将领,以勇猛著称。
  • 颇牧:指古代名将廉颇和赵牧。
  • 花砖:指宫廷中的装饰,比喻宫廷生活。
  • 阃外(kǔn wài):指城门之外,比喻边疆或战场。
  • 肉朒(ròu nǜ):肉食,比喻奢侈的生活。
  • 螭阶(chī jiē):古代宫殿前的台阶,常雕刻有螭龙图案。
  • 痴儒:指愚钝的读书人。
  • 监内军:指在内部监督军队。
  • 司戎轴:掌管军事大权。
  • 韩信:汉代名将,以智谋著称。
  • 鲁肃:三国时期吴国名臣,以智谋和忠诚著称。
  • 遵永镞(zūn yǒng zú):遵循永久的箭矢,比喻坚持不懈的战斗。
  • 信陵车:指信陵君的车辆,比喻高贵的身份或地位。
  • 蒲胥辐(pú xū fú):古代车辆上的辐条,比喻重要的支持或帮助。
  • 金台:指宫廷中的高台,比喻高贵的地位或荣誉。
  • 发轫(fā rèn):开始,比喻事业的起步。
  • 沟渎(gōu dú):小沟渠,比喻低微或卑贱的地方。
  • 据鞍人:指骑马的战士,比喻英勇的军人。

翻译

汉主忧虑匈奴的威胁,每次吃饭时都想着钜鹿的战事。冯郎虽然已经白发苍苍,但仍能言语间推荐人才。不知道现在的魏尚,又怎能问及古代的廉颇和赵牧。文官们用法律的绳索来束缚,却没有宽大的眼光。徒有拍大腿的思绪,谁能削减功臣的文书。千百年来听其言,壮士们多有忧愁。当日同在宫廷中,这些话语曾被记录。何当在战场之外,长久寄存于书生的心中。喜峰上胡人的尘埃飞扬,朝廷中却奢侈无度。内部空虚的邦政堂,外部缺少登坛的老将。突然看到金与刘,慷慨地在螭阶上伏拜。人们眼中的两个愚钝的读书人,皇帝的命令却不断更替。金子监督内军,君实掌管军事大权。一军震惊如同韩信,二快如同鲁肃的智谋。于是带着忠诚和愤怒的旗帜,前往应对永久的战斗。一朝报答主恩,四海之内环相哭泣。那时我在山中居住,遥传朝廷已经罢朝。未能获得信陵君的车辆,空留对蒲胥辐的思念。岂能忘记开辟道路的心愿,永远怀念金台的荣耀。嗟叹君发轫之初,矢志在低微之地。何必是骑马的战士,这份意志千秋独存。男儿愧对手中之物,怎能死在山谷之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汉代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朝廷政治和军事状况的不满与忧虑。诗中,作者借古讽今,通过对冯唐、魏尚等历史人物的提及,批评了当时文官的狭隘和武将的缺乏。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忠诚和英勇的赞美,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知识和爱国情怀。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