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

浪子由来苦,行人大抵劳。 山云低压帽,溪雨恶侵袍。 欲得恣心意,除非伐顶毛。 将鸥与鹜比,毕竟是谁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新安江: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是长江的一条支流。
  • 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三袁”,是公安派的创始人之一。
  • 浪子: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
  • 由来:一直以来。
  • 苦:辛苦,艰难。
  • 行人:旅行的人。
  • 大抵:大多,一般。
  • 劳:劳累。
  • 山云:山间的云雾。
  • 低压帽:形容云雾低垂,几乎触碰到帽子。
  • 溪雨:山间小溪旁的雨。
  • 恶侵袍:形容雨水猛烈,湿透了衣袍。
  • 恣心意:随心所欲,放纵自己的心意。
  • 伐顶毛:剃光头发,比喻彻底改变现状。
  • 鸥:一种水鸟,常象征自由。
  • 鹜:鸭子,常象征平凡。
  • 比:比较。

翻译

一直以来,游手好闲的人总是辛苦,旅行的人大多劳累。 山间的云雾低垂,几乎触碰到帽子,溪边的雨水猛烈,湿透了衣袍。 想要随心所欲,除非彻底改变现状。 将鸥与鸭子相比,究竟谁更高一筹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新安江边的自然景象,反映了旅行者的艰辛与无奈。诗中“山云低压帽,溪雨恶侵袍”生动地表现了旅途中的恶劣天气,而“欲得恣心意,除非伐顶毛”则深刻表达了对于自由与改变的渴望。最后通过鸥与鹜的比较,引发读者对于自由与平凡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和哲理思考。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