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日小集五弟春草堂得谷字限韵

七尺捐酒杯,一笑三万六。 红袖间缁衫,烟水叠丝肉。 花光薰冷云,溪纹纬春縠。 宁为去水鸥,不作在樊鹄。 帘波捲青天,高空堕寒玉。 铁板鹍鸡弦,长歌倚脩目。 柳浪千本柳,腰肢舞不足。 诞傲胎众讥,达者以为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缁衫:黑色的衣服。
  • 丝肉:指弦乐器和肉声(人声)的和谐结合。
  • (hú):绉纱一类的丝织品。
  • :笼子。
  • 鹍鸡:传说中的一种大鸟,这里指鹍鸡弦,即粗弦。
  • 脩目:长而美的眼睛。

翻译

舍弃了酒杯,我以七尺之躯,轻松一笑,仿佛经历了三万六千个日夜。红袖与黑衣交相辉映,烟水之间,弦乐与人声和谐共鸣。花的光彩映照着冷云,溪水的波纹如同春日的绉纱。我宁愿成为自由的水鸥,也不愿做被囚禁的鹄鸟。帘幕卷起,仿佛青天被卷入其中,高空中的寒玉似乎坠落下来。铁板与鹍鸡弦奏出激昂的乐章,长歌伴随着修长的眼眸。柳浪中千株柳树摇曳,仿佛腰肢舞动,令人觉得舞动不足。放诞不羁,引来众人的讥讽,但达观者却认为这是一种深邃的智慧。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画卷。通过对比“去水鸥”与“在樊鹄”,表达了诗人宁愿自由自在,也不愿被束缚的志向。诗中“帘波捲青天,高空堕寒玉”等句,运用夸张和想象,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结尾的“诞傲胎众讥,达者以为谷”则表明,尽管放纵不羁会招致非议,但真正的智者却能理解其中的深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智慧的向往。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