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长孺自塞上来

百钱买得梨花春,洗却并州面上尘。 万里质田无售主,一生知己是贫人。 扶摇不肯吹飞絮,尺水如何继巨鳞。 醉起弯弓犹一石,清时羁绁老麒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梨花春:指梨花盛开的春天,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
  • 并州:古地名,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这里泛指北方。
  • 质田:抵押的田地。
  • 扶摇:指大风。
  • 尺水:指小水坑。
  • 巨鳞:大鱼。
  • 一石:古代重量单位,约合120斤。
  • 羁绁:束缚,羁绊。
  • 麒麟: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比喻杰出的人才。

翻译

用百钱买来了梨花盛开的春天,洗净了并州脸上的尘埃。 万里之外的抵押田地无人问津,一生的知己却是贫穷的人。 大风不肯吹动飘飞的柳絮,小水坑怎能养得起大鱼。 醉酒后起身还能弯弓射箭,力量依旧能射出一石之重,但在清明时期却被束缚,老去的是杰出的人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宏道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梨花春”与“并州面上尘”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尘世的厌倦。后两句通过“质田无售主”和“知己是贫人”反映了社会的冷漠和诗人的孤独。诗的下半部分,通过“扶摇不肯吹飞絮”和“尺水如何继巨鳞”的比喻,抒发了诗人对个人境遇的无奈和对更大舞台的渴望。结尾的“醉起弯弓犹一石,清时羁绁老麒麟”则展现了诗人虽老犹壮的豪情,以及对被束缚命运的悲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