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鸟投林和张明教

霞碧与山红,烟林绘谱中。 乍啼缘见月,半妥为梢风。 万点铺沙异,千畦带椟同。 莫愁三匝苦,犹胜在金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霞碧:指晚霞的碧色。
  • 烟林:被烟雾缭绕的树林。
  • 乍啼:突然啼叫。
  • 半妥:半倾斜,形容鸟儿因风而倾斜的样子。
  • 三匝:三圈,这里指鸟儿绕树三圈寻找栖息之处。
  • 金笼:华丽的鸟笼,比喻束缚。

翻译

晚霞碧色与山峦红光交相辉映,烟雾缭绕的树林如同画中的景致。 鸟儿突然啼叫,是因为看见了月亮,半倾斜的身姿是因为树梢上的风。 成千上万的鸟儿铺满沙滩,如同千畦带椟一般整齐。 不必担心它们绕树三圈找不到栖息之地,总好过被困在华丽的金笼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暮色中的鸟儿归巢景象,通过晚霞、山峦、烟林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壮美的画面。诗中“乍啼缘见月,半妥为梢风”巧妙地捕捉了鸟儿因月而啼、因风而斜的生动瞬间,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生机。尾联“莫愁三匝苦,犹胜在金笼”则隐含了对自由的向往,表达了宁愿在自然中寻找栖息,也不愿被束缚在金笼中的情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