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康节先生:指宋代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邵雍,字康节。
- 安乐窝:邵雍的居所名,意指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
- 天津桥:位于洛阳,是古代洛阳城的重要桥梁。
- 共伯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古代城池。
- 如月:像月亮一样,形容时间流逝之快。
- 如烟:像烟雾一样,形容事物变化无常,转瞬即逝。
翻译
在天津桥上,沙子围绕着房屋,共伯城边,石头间涌出泉水。 料想康节先生对此都不关心,他来时如同月亮般悄然,离去时又如烟雾般无踪。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康节先生安乐窝周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邵雍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生活态度的赞赏。诗中“天津桥上沙围屋,共伯城边石吐泉”以具象的景物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氛围。后两句“料得先生都不管,来时如月去如烟”则巧妙运用比喻,形象地表达了邵雍生活的超然与时间的流逝,体现了诗人对邵雍生活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 《 旧太守徐滨岳观察岳阳偶道敝邑诗以送之 》 —— [ 明 ] 袁宏道
- 《 雪中限韵时寓沙市同度门作 》 —— [ 明 ] 袁宏道
- 《 王章甫送余石头口因共游赤壁章甫将归读书九峰山 》 —— [ 明 ] 袁宏道
- 《 送临湘成公还至源寺寺时有火灾 其一 》 —— [ 明 ] 袁宏道
- 《 林兰阁同王以明先生及尚父谢道人小集偶成 》 —— [ 明 ] 袁宏道
- 《 岳顶归至青柯坪示同游道人 》 —— [ 明 ] 袁宏道
- 《 惠安伯圜亭同顾升伯李长卿汤嘉宾看牡丹 》 —— [ 明 ] 袁宏道
- 《 长陵 》 —— [ 明 ]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