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送客即席

漕河水煖绿澜生,听鸟看山也自清。 宝马骄嘶尘百丈,朱帆高捲日千程。 飞杯客子纷无数,度曲儿童浪有情。 人物喧阗烟树里,桃花如锦烂春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漕河:指运河,古代用于运输粮食的水道。
  • 朱帆:红色的帆船,这里指华丽的船只。
  • 飞杯:形容饮酒的动作迅速,这里指快速饮酒。
  • 度曲:指演奏音乐。
  • 喧阗:形容声音嘈杂,热闹非凡。
  • :灿烂,绚丽。

翻译

运河的水温暖,绿色的波澜轻轻涌动,听着鸟鸣,看着山色,心情自然清新。华丽的马匹骄傲地嘶鸣,扬起百丈尘土,红色的帆船高高地卷起,仿佛一日能行千里。饮酒的客人们纷纷举杯,演奏音乐的儿童们也充满了情感。人群和声音在烟雾缭绕的树林中交织,桃花像锦缎一样绚烂,点缀着春日的城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郊外送客的场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色和热闹的人群活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漕河水煖绿澜生”一句,既描绘了运河的宁静美景,又暗示了春天的温暖气息。后文通过“宝马骄嘶”、“朱帆高捨”等意象,进一步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送别时的热闹与不舍。结尾的“桃花如锦烂春城”则以绚丽的色彩,为整幅画面增添了浓厚的春意和美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