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燕邸咏怀十诗各系以题思古

兰蕙感秋风,馀芳人所采。 蔓草不择时,日劳盈车载。 分其贵贱姿,不为爱憎改。 草木妒兰生,兰因惧草浼。 滋锄失其宜,空谷徒相待。 独坐有幽人,起对孤情倍。 日暮叹芳微,千载琴歌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邸:指燕国的官邸,这里泛指住所。
  • 兰蕙:两种香草,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
  • 蔓草:指蔓延生长的草。
  • 滋锄:指培育和修剪。
  • 空谷:指空旷的山谷。
  • 幽人:指隐士。
  • 孤情:孤独的情感。
  • 琴歌:指弹琴唱歌,这里指高雅的艺术活动。

翻译

秋风中,兰蕙的余香被人们采摘,而蔓草则不分时节地生长,每天都有盈满的车辆运载。它们被区分出贵贱的姿态,但这并非因为人们的喜爱或憎恶而改变。草木嫉妒兰蕙的生长,而兰蕙也害怕被草所污染。如果培育和修剪不得当,兰蕙只能在空旷的山谷中孤独等待。独自坐着的是一位隐士,他起身面对孤独的情感倍感深刻。日暮时分,他感叹芳香的微弱,但千年的琴歌依旧在耳边回响。

赏析

这首诗通过秋风中的兰蕙与蔓草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诗中“兰蕙感秋风”与“蔓草不择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兰蕙的高贵与蔓草的平凡。后文通过“幽人”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高雅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