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酌君易州之清酝,被君吴阊之纤缟。 男儿二十无所成,腰肢一半没青草。 趁轻健,买騕褧,哭声多,笑声少。 黄金荡尽君莫嗔,古来饿杀几贤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uó):斟酒。
  • 易州:地名,今河北省易县。
  • 清酝 (yùn):清酒。
  • (pī):同“披”,穿着。
  • 吴阊:指苏州,阊门是苏州古城的西门。
  • 纤缟 (gǎo):细白的丝织品,指精美的衣料。
  • 騕褧 (yǎo jiǒng):古代良马名。
  • (chēn):生气,发怒。

翻译

斟一杯易州的美酒,穿上苏州的精美衣裳。 男子二十岁却无所成就,腰间的青春已半数埋入青草。 趁着身体还轻健,去买一匹良马,但哭声多,笑声少。 即使黄金散尽,你也别生气,自古以来,多少贤人因此饿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奢华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理想的破灭。诗中“酌君易州之清酝,被君吴阊之纤缟”描绘了年轻时的繁华,而“男儿二十无所成,腰肢一半没青草”则突显了现实的残酷。最后两句“黄金荡尽君莫嗔,古来饿杀几贤人”则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揭示了即使贤能之士也可能遭遇不幸的哲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