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忠节吟三首

周京周道已成今,空谷终须问尔音。 千里徒思奔踶马,三年颇怪不鸣禽。 榛苓但许依山隰,苗黍虚劳竞雨阴。 远听独烦君子讯,西方孰见美人心。
拼音

所属合集

#五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周京:指周朝的都城。
  • 周道:周朝的道路,这里比喻周朝的治国之道。
  • 空谷:空旷的山谷,比喻寂静无人的地方。
  • 奔踶马:奔腾的马,踶(dì),踢。
  • 不鸣禽:不叫的鸟,比喻沉默不语的人。
  • 榛苓:榛(zhēn),一种植物;苓(líng),茯苓,一种药材。这里指山中的植物。
  • 山隰:山中的低湿之地。
  • 苗黍:庄稼,黍(shǔ),一种粮食作物。
  • 雨阴:雨天的阴云,比喻不利的气候条件。
  • 君子讯:君子的消息或询问。
  • 西方:指西方的国家或地区。
  • 美人:这里指有德行的人。

翻译

周朝的都城和治国之道已成为过去,我只能在空旷的山谷中寻觅你的声音。千里之外,我徒劳地思念着奔腾的马,三年过去了,我却奇怪那些沉默不语的鸟。我只想依附于山中的低湿之地,与山中的植物为伴,而庄稼却白白地争夺着雨天的阴云。远方传来的消息让我独自烦恼,我渴望得到君子的询问,西方的国家中,谁能展现出有德行的人的风采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周朝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孤独感。诗中,“周京周道已成今”一句,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感慨。后文通过对“奔踶马”、“不鸣禽”等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君子的渴望和对有德行之人的向往,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