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渡河车中即事以新旧见闻作古今愿怀诗八首

星车夕发遂河干,来往征途异暑寒。 城野秋残闻见改,堂阶地隔怨咨难。 郑图欲献须多绘,贾策方成仰乙观。 昧死臣言终出位,循躬九载日瘝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星车:指装饰有星辰图案的车辆,这里可能指官员的座车。
  • 夕发:傍晚出发。
  • 河干:河岸。
  • 征途:旅途。
  • 异暑寒:经历了不同的季节,即从暑到寒。
  • 城野:城市与郊外。
  • 秋残:秋末。
  • 堂阶地隔:指官府与民间的距离,比喻隔阂。
  • 怨咨:怨恨和叹息。
  • 郑图:可能指古代的某种图籍或规划图。
  • 贾策:可能指商人的策略或计划。
  • 乙观:指上级的观察或审视。
  • 昧死臣言:冒着生命危险进言。
  • 出位:超越自己的职责或地位。
  • 循躬:遵循自己的职责。
  • 九载:九年。
  • 日瘝官:每天都在忧虑和劳累中度过。

翻译

星辰装饰的车辆傍晚从河岸出发,我在这来往的旅途中经历了从暑到寒的季节变换。城市与郊外在秋末时分,我所听所见已经改变,官府与民间因地位不同而难以沟通,怨恨和叹息难以传达。我想要献上郑图,希望能有更多的描绘,商人的策略刚刚完成,正等待上级的审视。我冒着生命危险进言,终究是超越了自己的职责,遵循自己的职责已经九年,每天都在忧虑和劳累中度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作为官员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职责的忧虑和劳累。诗中通过“星车夕发”、“城野秋残”等意象,展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和季节的变迁。同时,通过“堂阶地隔怨咨难”等句,反映了官民之间的隔阂和沟通的困难。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超越职责进言,但长期以来的忧虑和劳累,体现了其对职责的忠诚和对时局的关切。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