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产一男弗育内子抱疴予亦伏枕成三绝

梁鸿五噫漫凄其,操臼人今命若丝。 猿叫风前声欲断,鹃啼春后血空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 产一男弗育:生了一个男孩但未能养活。
  • 内子:古代对妻子的称呼。
  • 抱疴:患病。
  • 伏枕:卧病在床。
  • 梁鸿五噫:梁鸿是东汉时期的隐士,五噫指的是他的《五噫歌》,表达了对时世的不满和悲愤。
  • 漫凄其:漫无边际的凄凉。
  • 操臼人:指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这里指妻子。
  • 命若丝:生命如同细丝,形容生命脆弱。
  • 猿叫风前声欲断:猿猴在风前的叫声似乎要断绝,形容声音悲切。
  • 鹃啼春后血空吹:鹃鸟在春天后的啼叫,如同血泪被风吹散,形容哀伤至极。

翻译

在七夕这个节日,我们生了一个男孩却未能养活,我的妻子患病,我也卧病在床,写下了三首绝句。梁鸿的《五噫歌》充满了凄凉,我的妻子,那个操持家务的人,生命如同细丝般脆弱。猿猴在风前的叫声悲切得似乎要断绝,鹃鸟在春天后的啼叫,如同血泪被风吹散,哀伤至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家庭的不幸和个人的悲痛。通过七夕、梁鸿五噫等典故,以及对猿叫、鹃啼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脆弱、家庭不幸的深切哀悼。诗中情感真挚,意境凄凉,语言简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家人的深情。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