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俗态有如此,谁云道不贫。 黄金贵贱士,乌帽是非人。 公叔绝交甚,东方慢世真。 浮云看物理,浪迹混风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乌帽:古代平民戴的黑色帽子,代指平民。
  • 公叔:指公叔文子,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以直言敢谏著称。
  • 东方:指东方朔,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以机智幽默著称。
  • 慢世:指对世俗的轻视或超然态度。

翻译

世俗的形态就是如此,谁说追求道德的人不会贫穷。 黄金的价值高低决定了士人的贵贱,乌帽下的平民与是非无关。 公叔文子断绝了与世俗的交往,东方朔真正地超然于世。 将世事看作浮云,我浪迹天涯,与风尘为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深刻洞察和对道德追求的坚持。诗中,“黄金贵贱士,乌帽是非人”一句,揭示了社会以金钱衡量人的价值,而忽视了道德的重要性。后两句通过对公叔文子和东方朔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超然世俗、追求真理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批判和对高尚道德的追求。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