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

琳宫高处见西山,浓翠隐约高低鬟。 几年桑孔算云烟,人间峦石无苍颜。 白云向我意潸潸,欲从平地乞休閒。 东郊西陇皆官亩,判取虚空任往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琳宫:仙宫,这里指显灵宫。
  • 潸潸(shān shān):形容流泪不止的样子。
  • 休閒:即休闲。
  • :田地分界的埂子。

翻译

在显灵宫的高处能看到西山,那浓郁的翠色中隐约可见高低起伏的山峰像女子的发髻。多年来的追名逐利如同过眼云烟,人间的山峦石头都没有苍老的容颜。白云对着我情意绵绵,想要从平地上乞求那一份悠闲。东郊和西陇都是官家的田地,只能判定让那虚空任凭自己来来往往。

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在显灵宫所见的景色与感悟。开篇描绘了西山的美丽景象和独特姿态,展现出自然的美好。接着感慨多年的算计都如浮云,而山峦永恒不变。白云仿佛也寄托了诗人对悠闲的向往。最后面对都是官田的现实,只能寄情于那虚空。整体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有些无奈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世事的思考。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