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游仙诗
朝菌羡蟪蛄,既为物所诮。
众庶慕长生,道宁不窃笑。
仙视人则长,道校仙则夭。
长短埋归尽,计量抑何小。
千秋万岁后,人事殊可晓。
无非霜露代,及以日月杲。
天如覆口铛,民若浮根草。
礼法厮牵缠,干戈叠搅扰。
百年犹恨多,矧歌不衰老。
所以过量人,希心无上道。
不贪绝粒方,唯贵虚无宝。
外身而身存,此是长寿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朝菌:一种生命极短的菌类,比喻短命。
- 蟪蛄:蝉的一种,寿命也很短。
- 诮:嘲笑。
- 庶:众多。
- 慕:向往。
- 窃笑:暗中嘲笑。
- 校:比较。
- 夭:短命。
- 计量:衡量,考虑。
- 抑何小:多么渺小。
- 霜露代:比喻时间的更替。
- 日月杲:日月明亮,比喻时间的流逝。
- 覆口铛:倒扣的锅,比喻天地的局限。
- 厮牵缠:相互纠缠。
- 矧:何况。
- 过量人:超越常人的人。
- 绝粒方:断绝食物的方法,指修炼。
- 虚无宝:指道家的虚无思想。
- 外身:超脱肉身。
翻译
朝菌羡慕蟪蛄,却遭到其他生物的嘲笑。 众人向往长生不老,难道道家不会暗中嘲笑吗? 仙人看人,觉得人寿命长;道家比较仙人,则仙人寿命短。 无论长短,最终都会归于尘土,这样的衡量多么渺小。 千秋万岁之后,人事的变化还是可以理解的。 无非是时间的更替,日月的流转。 天如倒扣的锅,人如浮根的草。 礼法相互纠缠,战乱不断扰乱。 百年尚且嫌多,何况歌唱不衰老。 所以超越常人的人,向往无上的道。 不贪图断绝食物的修炼方法,只珍视道家的虚无思想。 超脱肉身才能真正长寿,这才是真正的长寿之道。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朝菌、蟪蛄、仙人、道家等形象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生命长短、人生价值和道家思想的深刻思考。诗中,“朝菌羡蟪蛄”与“众庶慕长生”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人们对生命长度的不同追求和态度。后文通过对“天如覆口铛,民若浮根草”的描绘,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天地的局限。最后,作者推崇“过量人”追求的“无上道”和“虚无宝”,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长寿之道,体现了道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永恒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