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洞见梅花四首

幸不依炎岭,真宜傍碧溪。 馀香收未足,交影画难齐。 有意含公鼎,销魂倩客题。 当年官阁兴,满目似堪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斗洞: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馀香:余香,指梅花的香味。
  • 交影:交错的影子,这里指梅花的影子交错。
  • 公鼎:古代的一种鼎,这里可能指重要的位置或事物。
  • 销魂:形容非常悲伤或快乐,使人心神恍惚。
  • 倩客:请人,这里指请人题诗。
  • 官阁:官府的楼阁,这里指官场。

翻译

幸好不依附于炎热的山岭,真正适宜傍着碧绿的溪流。 梅花的余香还未散尽,交错的影子难以画出完整的画面。 有意将这美景留在重要的位置,销魂地请人为此题诗。 当年在官场的兴致,如今看来满眼都是可以携带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碧溪旁的静谧景象,通过“馀香”和“交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梅花的幽雅与风韵。诗中“有意含公鼎,销魂倩客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美景的珍视,以及希望将这份美好永久留存的愿望。结尾回忆“当年官阁兴”,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往官场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梅花美景的无限欣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