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亭已就游焉息焉开芜植援漫成二律

一榻初悬静者轩,千峰幽意此中存。 春池草色经秋碧,晓谷林烟向日暄。 绿墅堂开松竹径,辋川图写薜萝门。 风光莫漫成今古,气象犹能作旦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tà):床。
  • :挂起,此处指放置。
  • 幽意:深邃的意境。
  • 春池:春天的池塘。
  • 经秋碧:经历了秋天仍然碧绿。
  • 晓谷:清晨的山谷。
  • 林烟:树林中的雾气。
  • 向日暄:向着太阳温暖。
  • 绿墅堂:绿色的别墅或庭院。
  • 辋川图:唐代画家王维的《辋川图》,描绘了田园风光。
  • 薜萝门:薜荔和萝藦,指藤蔓植物覆盖的门。
  • 莫漫:不要随意。
  • 旦昏:早晚,指时间的流转。

翻译

一张床初次放置在静谧的轩阁中,千峰的幽深意境尽在其中。春天的池塘,草色经历了秋天依旧碧绿,清晨的山谷,林中的雾气向着太阳温暖。绿色的庭院开启,松竹小径,仿佛王维的《辋川图》中描绘的薜荔和萝藦覆盖的门。风光不要随意成为古今的变迁,气象依旧能够见证早晚的更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春池秋碧、晓谷林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恒久魅力。诗中“绿墅堂开松竹径,辋川图写薜萝门”一句,巧妙地将现实景致与古典艺术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与艺术之美的双重赞美。结尾的“风光莫漫成今古,气象犹能作旦昏”则寄寓了对自然永恒不变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转不息的深刻认识。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