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无人四首念汉武雄才及卫霍远略
聊命偏师擒首王,始弘庙略扫穷荒。临边自将休誇汉,雪耻除凶独颂唐。
百万齐归古未及,灵州复继燕然立。已见苏尼举众来,俄看敕勒求朝入。
胡越一家事若何,未央宫内共婆娑。共婆娑,俱戎索,一自阴山斥大漠。
西北诸君长,可汗尽归天。胡无人,自此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偏师:指非主力部队,侧翼的军队。
- 庙略:指朝廷的谋略。
- 穷荒:指边远荒凉之地。
- 临边:临近边疆。
- 自将:亲自指挥。
- 休誇:不要夸耀。
- 雪耻除凶:消除耻辱和凶险。
- 颂唐:赞美唐朝。
- 灵州:地名,今宁夏灵武市一带。
- 燕然:古代山名,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常用来指代边疆。
- 苏尼:可能是指某个部落或民族的名称。
- 敕勒:古代北方民族之一。
- 胡越一家:比喻不同民族或国家团结如一家。
- 婆娑:舞蹈的样子,这里指欢庆。
- 戎索:指军事行动或战争。
- 阴山:山脉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 斥大漠:开拓广阔的沙漠地带。
- 诸君长:指各部落或民族的首领。
- 可汗:古代北方民族对其君主的称呼。
- 胡无人:指胡人(古代对北方民族的称呼)不再有威胁。
翻译
姑且命令侧翼的军队擒获敌方的首领,开始实施朝廷的谋略扫荡边远的荒凉之地。临近边疆,亲自指挥,不要夸耀汉朝,消除耻辱和凶险,唯独赞美唐朝。
百万大军齐聚,这在古代是未曾有过的,灵州再次像燕然山一样立下赫赫战功。不久就看到苏尼部落全体来投降,不久又看到敕勒族请求朝贡进入。
胡人和越人如同一家,事情如何呢?未央宫内共同欢庆舞蹈。共同欢庆舞蹈,都参与军事行动,从阴山开始开拓广阔的沙漠地带。
西北各部落的首领,可汗们都归顺了天朝。胡人不再有威胁,从此年开始。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明朝时期的军事胜利和民族融合。通过描述朝廷的军事行动和边疆的和平景象,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强盛和民族团结的自豪感。诗中“胡越一家”和“胡无人”等词句,体现了诗人对民族和谐与国家安宁的向往。整体上,诗歌语言雄浑,意境开阔,展现了明朝时期的边疆风貌和民族政策。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雨后春归招杨承之小酌待月作留春诗五绝三月十七日也 》 —— [ 明 ] 郭之奇
- 《 我思四章章八句 》 —— [ 明 ] 郭之奇
- 《 阅战国策有感而言十首荆轲入秦 》 —— [ 明 ] 郭之奇
- 《 修邑志成有不察而斋怒者乃得谤又以有所誉来也感而赋之四首 》 —— [ 明 ] 郭之奇
- 《 赠答诗十绝楼居 》 —— [ 明 ] 郭之奇
- 《 壬辰避地马鞍山治一枝未就兹春闻儆复于前址搆栖感赋十律 》 —— [ 明 ] 郭之奇
- 《 长夏自慰 》 —— [ 明 ] 郭之奇
- 《 羊城秋怀十绝客居嗤任达之幼舆何必乃尔拟閒情于靖节始可言诗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