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无人四首念汉武雄才及卫霍远略

聊命偏师擒首王,始弘庙略扫穷荒。临边自将休誇汉,雪耻除凶独颂唐。 百万齐归古未及,灵州复继燕然立。已见苏尼举众来,俄看敕勒求朝入。 胡越一家事若何,未央宫内共婆娑。共婆娑,俱戎索,一自阴山斥大漠。 西北诸君长,可汗尽归天。胡无人,自此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偏师:指非主力部队,侧翼的军队。
  • 庙略:指朝廷的谋略。
  • 穷荒:指边远荒凉之地。
  • 临边:临近边疆。
  • 自将:亲自指挥。
  • 休誇:不要夸耀。
  • 雪耻除凶:消除耻辱和凶险。
  • 颂唐:赞美唐朝。
  • 灵州:地名,今宁夏灵武市一带。
  • 燕然:古代山名,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常用来指代边疆。
  • 苏尼:可能是指某个部落或民族的名称。
  • 敕勒:古代北方民族之一。
  • 胡越一家:比喻不同民族或国家团结如一家。
  • 婆娑:舞蹈的样子,这里指欢庆。
  • 戎索:指军事行动或战争。
  • 阴山:山脉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 斥大漠:开拓广阔的沙漠地带。
  • 诸君长:指各部落或民族的首领。
  • 可汗:古代北方民族对其君主的称呼。
  • 胡无人:指胡人(古代对北方民族的称呼)不再有威胁。

翻译

姑且命令侧翼的军队擒获敌方的首领,开始实施朝廷的谋略扫荡边远的荒凉之地。临近边疆,亲自指挥,不要夸耀汉朝,消除耻辱和凶险,唯独赞美唐朝。

百万大军齐聚,这在古代是未曾有过的,灵州再次像燕然山一样立下赫赫战功。不久就看到苏尼部落全体来投降,不久又看到敕勒族请求朝贡进入。

胡人和越人如同一家,事情如何呢?未央宫内共同欢庆舞蹈。共同欢庆舞蹈,都参与军事行动,从阴山开始开拓广阔的沙漠地带。

西北各部落的首领,可汗们都归顺了天朝。胡人不再有威胁,从此年开始。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明朝时期的军事胜利和民族融合。通过描述朝廷的军事行动和边疆的和平景象,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强盛和民族团结的自豪感。诗中“胡越一家”和“胡无人”等词句,体现了诗人对民族和谐与国家安宁的向往。整体上,诗歌语言雄浑,意境开阔,展现了明朝时期的边疆风貌和民族政策。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