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燕初遇伯兄述近事

撇却閒嚣冗,残书且自哦。 官贫人事减,客久面纹多。 坏壁涂僧豫,高窗见鸟窠。 词曹虽冷秩,亦复慎风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撇却:抛弃,丢开。
  • 閒嚣冗:闲杂的喧嚣和繁琐。
  • 残书:未读完的书或残破的书。
  • 自哦:自己吟咏。
  • 官贫:官职低微,收入微薄。
  • 人事减:人际交往减少。
  • 面纹多:脸上的皱纹增多,形容衰老。
  • 坏壁:破旧的墙壁。
  • 涂僧豫:墙壁上涂抹的僧侣画像或图案。
  • 高窗:高处的窗户。
  • 鸟窠:鸟巢。
  • 词曹:指文学或文职官员。
  • 冷秩:冷门的官职或地位。
  • 风波:比喻世事或官场的纷扰。

翻译

抛弃了闲杂的喧嚣和繁琐,我独自吟咏着未读完的书。 官职低微,人际交往减少,客居久了,脸上的皱纹也多了。 破旧的墙壁上涂抹着僧侣的画像,高处的窗户可见鸟巢。 虽然文学官职冷门,但也要小心官场的纷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宏道在官场边缘的孤独生活状态。通过“撇却閒嚣冗,残书且自哦”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文学的热爱。诗中“官贫人事减,客久面纹多”反映了诗人因官职低微而减少社交,以及岁月流逝带来的衰老。后两句“坏壁涂僧豫,高窗见鸟窠”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最后“词曹虽冷秩,亦复慎风波”则表明了诗人虽处冷门官职,但仍谨慎应对官场的复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