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经阁偶题

长戚戚何为,曲肱愧孔尼。 草髡苗败砌,树老落乾枝。 飞鸟衔残字,园丁榻旧碑。 邻斋四五叟,日日染愁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戚戚:形容忧愁、悲伤的样子。
  • 曲肱:弯曲的胳膊,这里指睡觉时枕着胳膊。
  • 孔尼:指孔子,因为孔子名丘,字仲尼。
  • 草髡:草被割掉,形容草地被修剪。
  • 苗败砌:苗木枯萎,倒在台阶旁。
  • 树老落乾枝:老树上的枯枝落下。
  • 飞鸟衔残字:飞鸟叼着破损的文字,这里可能指飞鸟在破旧的书籍或碑文上停留。
  • 园丁榻旧碑:园丁在旧碑旁休息。
  • 染愁髭:因为忧愁而使胡须变白。

翻译

为何总是忧愁悲伤?弯曲着胳膊睡觉,感到愧对孔子。草地被修剪得光秃秃,苗木枯萎倒在台阶旁,老树上的枯枝落下。飞鸟叼着破损的文字,园丁在旧碑旁休息。隔壁书斋的四五个老人,天天因为忧愁而使胡须变白。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尊经阁周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文化衰落的感慨。诗中“草髡苗败砌,树老落乾枝”等句,以自然景象的凋零来象征文化的衰败,而“飞鸟衔残字,园丁榻旧碑”则进一步以具象的画面来体现这种哀愁。结尾处的“邻斋四五叟,日日染愁髭”更是以人物的形象,加深了这种对逝去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衰落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浓厚的历史沧桑感和文化忧患意识。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