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生钦华入粤省观

· 陈履
吴门烟水碧濛濛,枫叶芦花在眼中。 海上孤槎疑犯斗,匣间双剑欲成虹。 为怜下榻逢徐孺,共喜通家有孔融。 他日趋庭如问讯,元龙今已老江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门:指苏州,古称吴门。
  • 烟水:指水面上的雾气。
  • 濛濛:形容雾气朦胧的样子。
  • 孤槎:孤独的船只。
  • 犯斗:指船只航行至星宿附近,比喻航行遥远。
  • 匣间双剑:指藏在剑匣中的双剑,比喻有志之士。
  • 成虹:比喻双剑出鞘,光芒四射,象征英勇或壮志。
  • 下榻:指留宿。
  • 徐孺:东汉时期的隐士,这里指郭生钦华。
  • 通家:指世交之家。
  • 孔融:东汉时期的文学家,这里比喻作者自己。
  • 趋庭:指拜访。
  • 问讯:询问消息。
  • 元龙:作者自指。
  • 老江东:指作者自己年老,江东即江南地区。

翻译

苏州的烟水朦胧,碧绿一片,枫叶和芦花尽收眼底。 海上的孤舟仿佛要触及星辰,剑匣中的双剑即将化作彩虹。 因为留宿而遇到了徐孺般的郭生,共同欢喜于我们世交的深厚。 将来若你来访,如询问我的消息,元龙我如今已老在江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郭生钦华入粤的情景,通过“吴门烟水”和“枫叶芦花”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意境。诗中“海上孤槎疑犯斗,匣间双剑欲成虹”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郭生的远大志向和英勇精神。后两句则通过“徐孺”和“孔融”的典故,展现了作者与郭生之间的深厚情谊。结尾处,作者以自比“元龙”,表达了自己年老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郭生的期待和祝福。

陈履

明广东东莞人,字德基,原名天泽。隆庆五年进士。历知蒲圻、休宁、崇德知县,官至广西按察副使,兵备苍梧。致仕后日以吟咏为事。有《悬榻斋稿》。 ► 20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