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湘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湖泊。
- 辟:比喻。
- 如花人:比喻美丽的女子。
- 眉黛姣:形容女子眉毛美丽。
- 决洪流:指洪水泛滥。
- 曝腮鳞:鱼在水面呼吸,鳞片暴露。
- 渔刀:捕鱼的工具。
- 蔽深草:被深草遮蔽。
翻译
我游历湘湖时,正逢湖水浅小。湘湖自古就有名,我怎敢说湖不好。就像美丽的女子,必须有美丽的眉毛。一旦洪水泛滥,山林难道不会显得枯老吗?白鲤鱼在水面呼吸,鳞片暴露,渔人的刀具被深草遮蔽。湖水少已经让人不满,更何况酒也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湖水少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对环境变化的敏感。诗中,“湘湖旧有名,敢道湖不好”展现了诗人对湘湖美景的认可,而“辟彼如花人,必须眉黛姣”则巧妙地用美人比喻湘湖,强调了湘湖的美。后半部分通过“决洪流”、“白鲤曝腮鳞”等生动画面,反映了湖水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诗人对此的忧虑。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态平衡的关切。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 《 忆蟹 》 —— [ 明 ] 袁宏道
- 《 月下过小修净绿堂试吴客所饷松萝茶 》 —— [ 明 ] 袁宏道
- 《 七夕招黄道元丘长孺陶孝若张伯寔王遗狂十弟平子饮小斋得衫字道元先以诗来率尔奉答道元永嘉人余时以仪曹改司封 》 —— [ 明 ] 袁宏道
- 《 集元定行记斋再赋得原字 》 —— [ 明 ] 袁宏道
- 《 送临湘成公还至源寺寺时有火灾 其一 》 —— [ 明 ] 袁宏道
- 《 丘长孺自塞上来 》 —— [ 明 ] 袁宏道
- 《 和东坡梅花诗韵今年雪多梅开不甚畅为花解嘲复以自解云耳 》 —— [ 明 ] 袁宏道
- 《 散木至自公安 》 —— [ 明 ]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