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弄兵:指叛乱的士兵。
- 赤子:原指婴儿,这里指百姓。
- 牢落:荒废,冷落。
- 官军:指政府军队。
- 井邑:指城市和乡村。
- 散离经:指秩序混乱,无法维持。
- 输挽:运输。
- 烟尘塞:指战乱频繁,烟尘弥漫。
- 万国干戈:指各国间的战争。
- 草木腥:形容战争的残酷,连草木都带有血腥味。
- 疮痍:创伤,比喻战争带来的破坏。
- 旄头:古代军旗的一种,这里指战争。
- 妖星:不祥的星,比喻战乱。
翻译
叛乱的士兵每年不停地作乱,到处都是沉迷于战乱中无法自拔的百姓。荒废的官军只是观望,城市和乡村的秩序已经混乱不堪。四面八方都在运输物资,战乱频繁,烟尘弥漫,各国间的战争使得连草木都带有血腥味。天地间充满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希望有一天能洗去这一切,何时才能看到战争的结束,不祥的星辰坠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诗人通过“弄兵赤子”、“牢落官军”、“萧条井邑”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给百姓和城市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中“八方输挽烟尘塞,万国干戈草木腥”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战争的广泛和残酷。结尾的“天地疮痍须一洗,旄头何日坠妖星”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结束的期盼。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战乱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深切向往。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戊辰殿试后述怀二首是岁殿试以孟夏一日 》 —— [ 明 ] 郭之奇
- 《 行香子 其二 春病自遣四首,已巳作 》 —— [ 明 ] 郭之奇
- 《 时得家报伯常兄城侄痘疹新愈喜甚口占相慰二首 》 —— [ 明 ] 郭之奇
- 《 过采石吊李白墓四首一快其遇知章也 》 —— [ 明 ] 郭之奇
- 《 雨后望山上白云 》 —— [ 明 ] 郭之奇
- 《 季春十日姚永言招同黄可远宋九青夜集谈诗微商同异三首 》 —— [ 明 ] 郭之奇
- 《 重葺山居十绝 》 —— [ 明 ] 郭之奇
- 《 车中即见四首虹影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