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亦非禅师

卓锡何年自石头,禅心孤迥禁城幽。 秪园旧接陶彭泽,芋火曾盟李邺侯。 王气只今回紫极,法轮应借柱阎浮。 平乘一涕尘根在,此理吾师见许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卓锡:指禅师。卓,高;锡,禅杖。
  • 孤迥:孤高,超然。
  • 禁城:皇城,指京城。
  • 秪园:佛教圣地,指寺庙。
  • 陶彭泽:指陶渊明,因其曾任彭泽令。
  • 芋火:指简单的食物和火,象征清贫生活。
  • 李邺侯:指唐代李泌,因其封邺侯。
  • 王气:指帝王之气,国家的兴衰气象。
  • 紫极:指天子之位。
  • 法轮:佛教用语,指佛法。
  • 阎浮:佛教中指人间世界。
  • 尘根:佛教用语,指世俗的烦恼和执着。
  • 见许不:是否同意。

翻译

禅师啊,您是何时从那古老的石头中卓然而立,您的禅心高远,在这幽静的京城中显得格外超然。您曾在寺庙中与陶渊明这样的隐士为邻,也曾在简朴的生活中与李泌这样的贤臣结下盟约。国家的兴衰气象如今再次显现,您的佛法应当用来支撑这人间的世界。我这一滴泪水,是因为尘世的烦恼依旧存在,不知禅师您是否同意我的看法。

赏析

这首诗是陈邦彦访问亦非禅师时所作,表达了对禅师高深禅理的敬仰和对世俗烦恼的感慨。诗中通过“卓锡”、“孤迥”等词语描绘了禅师的超然形象,同时通过“秪园”、“芋火”等佛教意象,展现了禅师与历史上的贤人隐士的交往,体现了禅师的高洁品格。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佛法在世间作用的思考,以及自己对尘世烦恼的无奈和寻求解脱的愿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陈邦彦

陈邦彦

明广东顺德人,字令斌。为诸生,意气豪迈。福王时,诣阙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键读而伟之。既即位,授监纪推官。未任,举于乡。以苏观生荐,改职方主事,监广西狼兵,授赣州。至岭,闻隆武帝败,乃止。西行谒桂王,擢兵科给事中。旋闻桂王兵败,避居山中。清兵破广州,观生死。邦彦乃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与诸生朱学熙据城固守。城破被执,不食五日,被害。永历谥忠悯,赠兵部尚书。 ► 2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