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六日之下川三首

涯角繇来那有根,山中海外自晨昏。 谁招万水群相赴,漫许千峰共一尊。 晓事林泉依淡漠,忘机草木任嚣烦。 乘槎泛斗何年事,举目天河露始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涯角:边际,尽头。
  • 繇来:从来,一直以来。
  • 万水群相赴:形容众多河流汇聚一处。
  • 漫许:随意地允许。
  • 晓事:明白事理。
  • 淡漠:淡然,不关心。
  • 忘机:忘却机巧之心,指超脱世俗的心境。
  • 嚣烦:喧嚣烦扰。
  • 乘槎:乘坐竹筏或木筏,传说中指仙人乘坐的交通工具。
  • 泛斗:指乘槎航行于星斗之间,比喻仙境或超凡脱俗的境界。
  • 天河:银河。

翻译

边际从来就没有固定的根基,山中与海外都自有其晨昏交替。 是谁召唤着众多河流汇聚一处,又随意地允许群峰共同尊崇。 明白事理的人在林泉间淡然处之,忘却机巧之心的人任由草木在喧嚣中生长。 乘坐竹筏航行于星斗之间,那是何年的事了,举目望向天河,露水初现痕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画面。诗中通过对“涯角”、“万水群相赴”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世界之大、自然之美的感慨。同时,“晓事林泉”、“忘机草木”等句,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结尾的“乘槎泛斗”、“天河露始痕”则带有浓厚的仙境色彩,寄托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