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唐尧胤北上

苍颜白发竟何成,醉里酣歌指帝京。 喜与中郎分姓字,羞从桃简觅公卿。 健鹰每欲辞韝去,俊马唯须带骨行。 君过酒人垆上看,荆高到底气如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酣歌:尽情地唱歌。
  • 桃简:指权贵。
  • (gōu):古代射箭时戴在手臂上的皮制护具。
  • 荆高:指荆轲和高渐离,两位古代著名的刺客。

翻译

苍老的面容和白发,最终成就了什么?在醉酒中尽情歌唱,手指指向帝都。 高兴地与中郎分享姓名,羞于向权贵寻求公卿之位。 强健的鹰渴望离开护臂飞翔,骏马只需带着骨气前行。 当你经过酒人的酒垆时,看看荆轲和高渐离,他们的气概依然如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唐尧胤北上的祝福与期望,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对人生的感慨。诗中,“苍颜白发”与“醉里酣歌”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不羁的性格和对世俗的蔑视。后两句以鹰和马为喻,鼓励友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结尾提到荆轲和高渐离,意在激励友人保持英雄气概,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豪放与激昂的情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