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闱第三报志喜仍用散木韵践前约也

百亩青山谁,孤藤即旧知。 閒云投远旷,倦羽避高危。 重叠花前板,朋从几上卮。 满板三五稔,季也掷冠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京闱(jīng wéi):指京城的科举考试。
  • 散木:指不材之木,比喻无用之人。
  • 朋从:朋友。
  • (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 (rěn):年。
  • 季也:指第三个儿子。
  • 掷冠:指放弃官职。

翻译

百亩青山属于谁?孤藤便是我的旧相识。 闲云飘向远阔的天空,疲倦的鸟儿躲避高处的危险。 重叠的花前有木板,朋友们围坐在几旁的酒杯。 满板经过三五年,第三个儿子也放弃了官职来追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宁静画面。诗中,“百亩青山”与“孤藤”象征着诗人向往的隐逸生活,而“闲云”和“倦羽”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后两句通过“花前板”和“几上卮”的意象,展现了与朋友们相聚的欢乐时光。最后,“季也掷冠随”一句,既表达了对儿子放弃官职来追随自己的欣慰,也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坚定选择。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