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黎司训令定安

除书催遣换儒绅,绛帐初辞墨绶新。 地隔龙编开别岛,云连象郡暗遥津。 波涛晓送琼台日,花树先成海县春。 南涉珠崖天更远,蚤因凫舄上枫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除书:任命官员的文书。
  • 儒绅:指文人。
  • 绛帐:红色的帐幕,古代学者的讲学场所。
  • 墨绶:黑色的绶带,古代官员的标志。
  • 龙编:古代书籍的编排方式。
  • 象郡:古代地名,今广西一带。
  • 琼台:美丽的楼台。
  • 海县:指边远的海滨地区。
  • 珠崖:古代地名,今海南一带。
  • 凫舄:指官员的鞋子,比喻官员的职位。
  • 枫宸:指朝廷。

翻译

任命文书催促着文人换上官服,红色的讲学帐幕刚刚辞别,黑色的官带却是崭新。 地理上隔着古老的书籍编排,开辟了另一个岛屿,云雾连接着遥远的象郡,遮蔽了远方的渡口。 波涛在清晨送来了琼台的日出,花树最先在这海滨地区迎来了春天。 南行至珠崖,天空更加遥远,早早地凭借官员的鞋子,登上了朝廷的高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文人从辞别讲学生活到接受官职,远赴边疆的历程。诗中通过“除书”、“绛帐”、“墨绶”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文人身份的转变。同时,通过“龙编”、“象郡”、“琼台”等意象,勾勒出一幅边疆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的向往和对新职位的期待。最后两句“南涉珠崖天更远,蚤因凫舄上枫宸”,则巧妙地以官员的鞋子和朝廷的高位作比,暗示了诗人对未来仕途的憧憬和自信。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