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居漫述十咏和施处士

海上东来住此津,钓裘久数喜逢春。 休疑水月十年廦,原是江湖一散人。 世态随时观尺蠖,声名于我本浮云。 溪前拈起逍遥语,却笑无闻亦有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bì):古代指墙壁。
  • 尺蠖(huò):一种昆虫,体长而细,行进时身体弯曲成弧形,比喻随环境变化而改变态度的人。
  • 浮云:比喻不值得重视的事物,也指虚无缥缈的东西。

翻译

我从东边海上来到这里定居,穿着钓鱼和农作的衣裳,已经很久了,现在很高兴迎来了春天。不要怀疑我过去十年在水边的墙壁旁的生活,我原本就是江湖中的一个自由人。

世态随着环境变化,就像尺蠖一样,而我对于名声本来就不看重,就像浮云一样。在溪边拿起逍遥自在的话语,却笑那些无闻的人也有所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诗中,“钓裘久数喜逢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而“休疑水月十年廦,原是江湖一散人”则强调了诗人对自由身份的自豪。后两句“世态随时观尺蠖,声名于我本浮云”进一步以尺蠖和浮云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世态变化的洞察和对声名的淡漠。最后,“溪前拈起逍遥语,却笑无闻亦有闻”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同时对那些追求虚名的人持有一种超然和幽默的态度。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